【统战资讯】常安镇:以“家文化”为纽带 “乡贤聚力”构建乡村治理新模式
| 招商动态 |2016-05-13
G20统一战线在行动
welcome to Fuyang
■■■■■
常安镇一座地域面积仅63.31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的山乡小镇,曾是改革开放30年来,重要的区域性商贸集散地和“工业重镇”。36家锌化工企业让地方财政多年挂上了大红花,老百姓物质水平逐年提升,然而伴随这一切的还有天上的黑烟、地上的粉尘、地下的污水,生态危机一再告急。随着新经济时代悄然而至,常安原有的锌化工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给当地百姓的健康生活无疑埋下了一大隐患,“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俨然成为当时常安百姓的最大呼声,解决生态危机刻不容缓。
壮士断腕 快刀斩乱麻
2011年常安镇党委政府宁可冒减少近60%财政税收的风险,也不愿断了“子孙饭”,在常安百姓的大力支持下,壮士断腕,实行锌化工企业整治工程,36家锌化工企业关的关、停的停、转型的转型,并对原锌化工企业拆除地块进行了绿化种植,特别是横槎地块大量种上了向日葵,每到夏秋季节,几百亩向日葵争相开放,引来观光游客络绎不绝。
为进一步改善水土环境质量,常安镇大力推行环保酵素试点工作,重点对横槎村、农贸市场、水映山庄、吉庆农庄等进行了环保酵素的试点,并与浙江大学生物科技学院达成环保酵素研究合作,对壶源溪常安段等水域和一些主要用于耕种的地块加入了环保酵素,通过一番大刀阔斧之后,有效改善了常安的水土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常安再次重现,多年未见的石斑鱼,也开始串游在河涧溪流之中。
尽管常安的生态环境在一番动作之后,得到了有效改善,而随着企业的关闭、搬迁,直接导致500多名村民失业,大量人才流失,政府财政赤字,一时间这三大问题又成了常安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特别是空心村、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就此引发的人性危机和各种社会危机恰恰成了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过程中的“拦路虎”。常安再次陷入困境,如何吸引人才“回归”,“以人增力,以智换财”,已成为当地政府突破瓶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弯道超越的关键所在。
文化搭台 乡贤来唱戏
2014年,常安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前瞻性提出“环境立镇、品牌兴镇、乡贤聚力”三大战略和“五位一体”的谋篇布局。特别是在“乡贤聚力”中,常安及时看到了当地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宗族“家文化”积淀深厚,全镇共有李、颜、何、董、倪、孙、鲍、张、徐、项、舒等十三大姓氏宗族,各宗族祠堂保存完好、各家族家谱修订完善,族规家训传承和家风道德培育有着坚实的人文环境和群众基础。
之后,常安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本土优秀家风文化的挖掘有机结合,并在全镇范围内相继开展“立家规、传家训、育家风”系列活动,深挖家文化,广传好家风,有效推动了社会风气的不断改善。特别是由常安籍乡贤投资50亿的锦绣富春综合体项目的落户,很大程度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三产服务业等。截止目前,该项目年接待游客已达15万人次,一些如永安山庄、水映山庄、吉庆农庄等由当地乡贤兴办的集观光、旅游、培训为一体的三产服务业更是风生水气,水涨船高。
2015年常安地方财政税收比2011年增加了51.7%,年度经济工作考核,位居全区第二档次。尽管常安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文化的引领,乡贤的聚力已在瓶颈处撕开了一个口子,但如何将“乡贤聚力”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风改善进行捆绑运作,无疑需要一套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架构,这恰恰成了常安急于破解的又一大难题,更是构建乡村有效治理新模式的核心所在。
政府引导 社会化运作
自2015年富阳撤市建区以来,一方面成了常安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期,各种政策资源纷至而来;另一方面因政府性项目已纳入大计划,以致政府财政权限受制,加上地方财政实力薄弱,自由资金更是微乎其微,政府在推进项目建设中显得囊中羞涩、力不从心。这就更加迫使社会民生项目社会化运作进程的加快。
为此,常安镇创新思路,以“借鸡生蛋”的模式,组织在外成功乡贤、引进的新常安人和本土乡绅等,先后成立“乡贤顾问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草根讲师团”等组织,建立乡贤档案数据库和“常安乡贤会”微信联络群等一整套“乡贤文化”工作体系,大力发挥本土乡绅积极作用,以宗祠家文化为切入口,聘请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威望高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和各大姓氏宗族族长等成立“草根讲师团”,以宗祠、文化礼堂为宣传阵地,通过常安人讲常安故事的方式,倡导邻里和谐,弘扬文明新风,并通过平台搭建,引资引智,充分激发乡贤反哺家乡的创业激情。
2014年以来,常安镇每年借清明节乡贤回乡探亲之际,多次召集包括知名高校教授、各地商会会长及政府部门的40多位常安籍乡贤围绕常安“五位一体”总体发展布局进行论证,切实将常安的发展资源形成项目设计成果,并由乡贤认领建设或运作管理。
截止目前,敬老院的运作管理工作已由当地乡贤认领。投资380万元的常安老年大学建设项目,已与乡贤达成投资意向,项目建设报批手续将于5月底完成。同时,常安还依托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的优势,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积极引进旅游、文化类项目。今年以来,已完成5只文化类项目的意向性洽谈,其中1家投资2500万元的文化项目已进入项目建设手续的报批阶段。通过“项目带动”作用,加快发挥人气、人才、资金、智力等集聚效应,文化引领、乡贤聚力、社会化运作,真正形成科学、可持续的乡村治理新模式。